2025年7月新书推介
1. 任之堂师徒问答录 R249.7/3623
董雪峰编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为任之堂系列医学图书之一,是在任之堂学习中医的弟子的跟师心悟,记录了任之堂师徒的临床实践与思辨,以期读者能够分享任之堂师徒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新的思考、收获和认识。受民国名医祝味菊和徒弟陈苏生师徒质难之作《伤寒质难》的启发,本书采用师徒问答的写作形式,将弟子们平时跟诊所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思考、老师的解答,融合在一问一答之中。语言文字平实易懂,内容贴近临床,通过实际病案,解读中医理论,对很多问题的阐释更为深入透彻。
2. 任之堂医理悟真记 R249.7/5623
余浩编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为任之堂主人余浩的临床中药学讲稿。所谓“精通单味药,用药如有神”,书中详细讲解了临床常用的百种中药,讲授中不拘于以某一课本照本宣科,而是旁征博引,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以药物功效为核心,上联性能,下推主治和证候禁忌,分析入微,将中医理论精髓、临床用药心法、辨证论治思维有机融为一体。全书以口语的形式娓娓道来,既有对中医经典、中药理论的真知灼见,也有对象思维、道医理论的深入思考,既有精彩的医案,也有独到的临床用药经验,可读性佳,实用性强,尤其适合中医初学者阅读。
3. 任之堂学药记:当民间中医遇到神农传人 R28/8623
王德群,余浩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是任之堂主人余浩与安徽中医学院王德群教授关于中药的精彩对话录。由任之堂微信公共平台推出的《当民间中医遇上神农氏》系列文章整理而成。两位专家,一位是临床高手,一位是中药学者,对本草都有独到的认识和见解。他们围绕《神农本草经》,就某一个或一类中药进行深入地剖析和探讨,既有药学理论辨析的交锋,亦有临床应用的经验交流,思想与灵魂的碰撞,不时迸发出真知灼见的火花。全书分为五辑,包括人参、灵芝、本草毒性、本草药性等主题,以录音整理的对话形式还原交流实况,读来犹如亲临二位专家辩论的现场。
4. 任之堂医经心悟记:医门话头参究 R2/9623
曾培杰,陈创涛编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为任之堂医学系列图书之一。全书围绕选自医经典籍中的名言名句即所谓医门话头,通过任之堂师徒参究、琢磨这些被临证者奉为圭臬的经典医理知识的过程,说明学习中医就要不断体悟领会医经典籍中的理论知识,将经典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临证时应用得得心应手,从而解决临床变化多端的疾病和问题。
5.万病之源 R212/9223
曾培杰,陈创涛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中细数了当代中国大众中普遍存在的错误健康观念和养生保健误区,指出这些观念和误区才是导致现代人疾病丛生的万病之源。
这些常见的错误观念和养生误区涉及衣、食、住、行、运动锻炼、求医治病等方方面面,往往被大家视为正确的常识,其实却是引发疾病的真正元凶。书中通过许多患者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不能只知治病,不知防病,只关注疾病,不关注导致疾病的原因。
6. 任之堂医案讲习录 R249.76/9623
董雪峰,张宇编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是对任之堂主人余浩日常诊治的部分病案的整理。全书分为七讲,主要对腰腿痛、失眠、皮肤痒疹、怕冷、脾胃疾病、眼睛干痛等的诊治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和总结。
7.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R254.7/8723
(清)王士雄编,李荣群校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是清代名医王孟英在其自身著作《霍乱论》的基础上增补和重订而成。全书分为上、下二卷 ,上卷包括病情、治法两篇,下卷包括医案、药方两篇。全书详细叙述了寒霍乱与热霍乱的病因、病机及诸多临床病案,且列举了众多误治、失治的解决方案,为后世医家探索寒、热霍乱辨证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也是研究中医药防疫办法的重要医书。
8. 韦企平带教问答录 R276.7/8225
韦企平,孙艳红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经典医案点评,共收集临床效案18则,涵盖常见的外障及内障眼病,以真实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师生问答,层层挖掘医案背后的病因病机、诊疗思维、组方特点、识脉辨证等内容。下篇为师徒问答,将韦老在名医之路上的感想体会及弟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师生访谈,答疑解惑,为后生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标杆。
9. 杜怀棠带教问答录 R25/3324
杜怀棠,王成祥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道术结合”思路与多元融合方法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创新研究课题一“名老中医经验挖掘与传承的方法学体系和范式的研究成果.系统整理杜怀棠老中医诊疗咳嗽、喘证、心悸等内科疾病经验,并通过师徒问答的形式,解答一些学生们在临证中的难点问题。
10. 杏林真传 R249.7/7625
来要良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邓贵成,幼承家学,曾跟随伤寒名家陈慎吾、胡希恕学习临床经方使用。出徒跟随名老中医石信忱老师学习,后跟随全国著名老中医孔伯华弟子刘春圃先生学习,再次系统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四部经典。在宣武中医医院参学国家级名老中医杨子谦、梁宗翰、石晶华,对内、外、妇、儿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书稿将主要介绍邓老的学术思想、临床验案,通过大量详实的真实文字记录,向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传递中医学术经验与中医调护经验,具有一定的特色。
11. 彭建中经验传承 R249.7/6325
孙晓光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系统介绍了彭建中老师的为医和治学之道,思维方式和临证之术,以期传承其道术全人信息。全文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为大医之道与大医之术。上篇从精神境界与中医思维详细解读了彭老师的大医之道。下篇从辨治方法、诊疗技术、用药特点与核心方药深度挖掘了彭老师的大医之术,并从其诊疗多种难治性慢性肾病验案进行深入评析,以期读者阅读后有所借鉴。
12. 《伤寒杂病论》辑注 R222.12/9723
(汉)张机编,曾锋校对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次辑注《伤寒杂病论》之原文部分,以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为底本。以《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之原文部分(弃其正误)为主要校勘本。此次辑注将《伤寒》《金匮》《玉函经》三书融合,一以贯通,全面解决了三书割裂的弊端。体现了《伤寒杂病论》以病为纲,以证为据,以方为用的特点,条理明晰。条文全面编排,重新注释,解除疑惑甚多,纠正错漏不少。注释精细,文字简炼。
13. 伤寒经集解 R222.29/2725
(清)屠人杰著,许二平校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伤寒经集解》成书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清代屠人杰所著。屠氏性嗜医学,博学强记,善于撷取众家之长,得名医何王模指授,对《伤寒论》尤多心解。本书辑集61部历代前贤释《伤寒论》之著作,卷一为六经大意、太阳病解,卷二、卷三为传解、误治,卷四至卷八为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病解,卷九为平脉法、辨脉法。本书是一部价值较高的伤寒学著作,对研究张仲景学说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